首页 > 投融资动态 > 政策解读 > 正文

医改攻坚打破旧模式更要创造新机制

2015-05-20 次浏览分类:政策解读 信息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公立医院是中国医疗体系的""主力军"",在2013年,公立医院床位数就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数的87%,入院人数占比64%,诊疗人次数占比33%。公立医院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就医感受。然而,公立医院却""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我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没能及时调整计划经济时代的筹资政策,补偿和价格机制扭曲,医疗费用结构异化,导致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特征弱化,逐利动机日益突出。既然""病因""在此,那么""处方""就得对症下药。

    国务院办公厅17号印发《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意见》说,将建立公立医院新机制,破除以药养医,落实政府投入,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和主体作用。2015年试点城市由34个增加到100个,2017年全面推开。

    老百姓能从中得到什么实惠?首先,到2017年,看病难将明显缓解。到那时,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开,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医疗服务体系能力明显提升,就医秩序得到改善。不用大病小病都往三级医院跑,在家门口也能看病了。在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看来,医疗重心下移还有另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隐私保护

联系电话:0472-5621828 13347081608
蒙ICP备 1300212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