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全区组织部长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自治区金融办提交的《全面推进干部素质工程建设努力打造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入选大会典型交流材料,在大会中被广泛交流学习。附《全面推进干部素质工程建设 努力打造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
全面推进干部素质工程建设
努力打造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自治区金融办始终把干部素质提升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根据自治区党委《关于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的意见》文件精神,通过学习培训、挂职锻炼、拓展合作等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提升金融干部综合素质。
一、开设“金融大讲堂”,提高培训层次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建设学习型机关,提高干部队伍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力,自治区金融办以全区行政机关“公务员素质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开设金融大讲堂,以学习形势任务教育、政策理论培训和研究热点问题为重点,加强对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研究。2013年邀请了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夏斌、台湾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达业教授,以及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管理部门的专家和金融机构的高管等,就当前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形势、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货币政策、经济金融热点问题等做了专题讲座,全年共举办13期,累计培训1250余人次。
二、拓展培训形式,形成多元格局
一是积极开展京蒙合作人才培训。按照京蒙区域合作对口帮扶人才培训计划,2011年以来,我办已与北京市金融局联合举办了6期“全区金融领导干部研修班”,已经形成金融干部培训学习的一大传统。二是与高校合作,举办专题性培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不久,我办与北京大学合作,组织全区近100名金融干部赴京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金融改革热点问题进行专题学习。邀请了原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国家行政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证监会、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6名专家学者做了专题讲座。三是与交易场所合作,开展金融专业知识培训。分别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合作,举办了内蒙古领导干部及非公企业资本市场培训研讨班和动力煤生产经营企业期货交易操作培训班。重点培训了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创新、资产证券化、中小企业私募债等内容。四是针对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机构,重点开展管理制度、业务实务操作、会计财务、公司治理、融资等相关业务培训。五是组织开展境外培训。为进一步推进我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金融干部工作业务能力和水平,积极与渣打银行交流合作,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渣打银行全球性业务的优势,组织我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高层管理人员赴港参加金融业务创新培训,学习国际银行管理理念、银行风险管理手段、先进业务产品和营销管理等。
三、选派干部进旗县,强化实践锻炼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大金融业支持服务基层力度,推动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效提升金融干部素质。2013年,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自治区金融办共同组织了金融干部到旗县工作,从全区24家金融单位中选派69名干部到旗县挂职,协助旗县长负责金融方面的工作。挂职工作开展以来,各位挂职干部及时转变角色,全身心投入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助推县域经济发展。2013年共形成65篇关于旗县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提出了150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13个旗县研究制定了3—5年规划,40个旗县引进设立了56家银行分支机构,9个旗县设立了担保公司,建立了金融工作专项推进组、中小企业金融指导员制度。开展了156场银企对接或融资洽谈会,签署信贷意向共234亿元。
四、加强组织保障,确保培训顺利开展
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区金融业发展的核心工作,全面实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成立了全区金融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办党组书记亲自抓。根据自治区金融办的工作特点和职责需求,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金融业发展实际,在对各盟市、旗县区金融办,村镇银行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培训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年度金融干部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内容、方式和措施等,为扎实推进干部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经费保障。2013年,自治区金融办投入资金近70万元,举办各类金融业务知识培训班16期,累计培训1800余人次。培训对象包括自治区、盟市、旗县区三级金融办领导干部,挂职金融副旗县长,村镇银行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中层管理人员,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等,覆盖全区14个盟市,80多个旗县区。